影響乳化瀝青穩定性的重要因素
發布日期:2021-3-26 9:21:21 發布部門:上海萬照精細化工有限公司
為滿足乳化瀝青運輸、存儲和再加工等需求,如何生產更高品質的乳化瀝青成為現今亟待解決的問題。一般來講,影響乳化瀝青穩定性的因素與原料、設備、生產工藝均息息相關,比如瀝青、乳化劑、水質、設備、穩定劑、消泡劑、生產溫度、儲存溫度等。
1、乳化劑的摻量:通常在適當添量范圍內,乳化劑添加量較多,則乳化瀝青粒徑越小。一般認為,在達到最佳摻量前,隨著添加量增多,膠束濃度增大,單體增容在膠束中數量越多,游離單體液體減少,單體液滴就越小。當摻量持續增加超過最佳摻量,大量游離膠束團聚反導致粒徑增大,穩定性下降。
2、穩定劑的選擇和摻量:傳統的單一穩定劑如纖維素類與體系相容性較差,主要表現為較快破乳,難以實現長效穩定,這與纖維素本身的缺點如耐霉性差、耐溫性差、PH耐受性差等可能有關聯,須采用多元組合實現協同增效可以解決此類問題。在摻量測試中發現,當穩定劑摻量過低,瀝青微粒和水互相靠近時,表面張力過大,導致油水分離,即破乳,當穩定劑摻量過較高,皂液粘度變化會導致剪切困難,穩定性下降。數據表明,穩定劑在體系中摻量不應高于3‰。
3、消泡劑的選擇和產量:消泡劑的選擇應該遵循適合配方內添加的品種,高濃低添。摻量過高會嚴重影響儲存穩定性,即便不影響儲存穩定性,也可能使成品表面呈蜂窩狀,從而影響乳化瀝青分散、流動性。
4、儲存溫度:乳化瀝青是熱力學不穩定體系,內部溶液在較高溫度下,微粒布朗運動加快,微粒間碰撞幾率增加,部分乳液破乳,油水分離。乳化瀝青制備完成出料溫度可達到90℃,與外界溫差較大且容易結皮,應輕微進行攪拌冷卻至環境溫度,排除和減少結皮現象,密封保存。